企業會計準則詳細講解(doc 72頁)
- 所屬分類:
- 財務會計
- 文件大小:
- 251 KB
- 下載地址:
- 相關資料:
- 企業會計準則
企業會計準則詳細講解目錄:
一、什麼是會計準則
二、為什麼要製定會計準則
三、如何處理好中國特色與國際趨同的關係
四、如何製定出會計準則
五、會計準則體係有哪些創新
六、如何學習好會計準則
七、如何抓好會計準則培訓
八、如何確保會計準則體係平穩實施
九、如何進一步加強會計準則理論研究
十、如何進一步發揮企業會計準則體係的社會功效
企業會計準則詳細講解內容提要:
企業會計準則體係將理念基礎、指導思想、體係設計、內容安排、技術標準等融為一體,整個體係邏輯嚴密、首尾一貫,實現了我國會計準則的諸多重要創新。
一是著眼提高社會經濟資源的配置效率,在財務報告目標方麵,強化了會計信息決策有用的要求。市場經濟既是法製經濟、產權經濟,也是信息經濟,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是合理引導資金流動、促進資源有效配置、保護產權的重要基礎。企業會計準則體係以強調高質量會計信息的供給與需求為核心,要求財務報告在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的同時,應當向投資人等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信息。這有助於提高投資和信貸決策的有效性,降低資金成本,提升經濟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二是著眼促進企業長遠可持續發展,在確認、計量和財務報表結構方麵,確立了資產負債表觀的核心地位,避免企業短期行為。多年來,利潤表在企業財務報表體係中一直居於顯要地位,利潤也成為各方麵考核企業管理層業績、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但是,利潤反映的畢竟隻是企業某一期間的經營成果,會計準則的製定如果片麵側重於利潤表,容易為一些企業留下追逐短期利益和操縱利潤的空間。企業會計準則體係凸顯了資產負債表的核心地位,要求企業提升資產負債信息質量,及時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如實反映資產未來經濟利益,不高估資產價值;要求企業合理確認預計負債,全麵反映現時義務,不低估負債和損失;要求企業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企業所得稅;要求企業不能繼續使用不符合資產或負債定義的遞延(待攤)或預提項目。企業隻有在資產減去負債後的餘額,即所有者權益(淨資產)增加的情況下,才表明企業價值增加了,股東財富增長了,突破了傳統的單純的利潤考核概念,從而促使企業著眼於企業長期戰略,改善資產負債管理,優化資產和資本結構,避免眼前利益和收益超前分配,提高決策水平。
三是著眼向投資者提供更加價值相關的信息,在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方麵,強調了會計信息應當真實與公允兼具。會計信息質量標準的取向,對於會計政策的選擇和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與報告要求有著直接而重大的影響。企業會計準則首次構建了較為完善的會計信息質量標準體係,除繼續要求企業會計信息應當確保真實可靠、內容完整外,還要求企業會計信息應當遵循公允列報的要求,使財務報表反映企業所有重大的交易或者事項。比如,企業會計準則要求將衍生工具交易、套期保值等資產負債表表外業務納入表內核算,按照公允價值進行計量,能夠更加公允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從而向投資者提供更加價值相關的信息,大大提升會計信息的有用性,進一步規範企業會計行為。
四是著眼推動企業自主創新和技術升級,在會計政策選擇方麵,引入了研發費用資本化製度。企業的研發能力既決定著企業的生死存亡和核心競爭力,又是一個國家綜合經濟實力與發展潛力的重要體現。企業會計準則改變了現行的研發費用全部費用化的做法,對於符合確認條件的開發活動支出允許資本化,作為資產予以確認。這一政策將大大改善那些高科技企業或者研發投入較大的企業的財務狀況和業績水平,尤其是改善企業的資本結構和資信狀況,為這些企業進行融資和再融資提供便利,激勵這些企業加大對科技和研發活動的投入,促進技術升級、產品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為落實中央提出的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的部署和要求創造了良好的會計政策環境。
五是著眼保障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在成本核算方麵,進一步完善了成本補償製度。成本是產品定價的依據,是利潤核算的前提,是確定分配多寡及合理與否的基礎。尤其是在當今經濟日益市場化和競爭日趨激烈的時代,成本信息發揮著新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不僅是生產、流通、消費、投資等諸環節需要首要考量的因素,也是我國在國際經濟交往中爭取完全市場經濟地位、迎接傾銷與反傾銷挑戰的重要基礎。企業會計準則按照市場化和國際化的要求,進一步完善了成本補償製度,改進了成本核算項目和方法。比如,要求企業全麵核算職工薪酬費用,按照受益對象攤入成本;要求特殊企業的資產成本中考慮預計環境恢複等資產棄置費用,等等。企業會計準則體係將企業擔負的社會責任引入到會計係統中,將有利於更加科學、合理、全麵地反映成本信息,確保成本補償,避免釜底抽薪,超前分配。通過會計手段來協調企業、政府、個人之間的關係,協調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和18新利真人网
開發等方麵的關係,進一步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