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及管理基礎知識分析(PPT 34頁)
國際貿易及管理基礎知識分析(PPT 34頁)目錄:
一、貿易術語
二、進出口貿易程序
三、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
四、國際貨物運輸保險
五、國際結算的支付工具與支付方式
六、海關監管
國際貿易及管理基礎知識分析(PPT 34頁)簡介:
1.貿易術語的概念
在貿易過程中用於表示有關責任、費用、風險劃分和貨物所有權轉移界限的專門術語。
2.國際貿易慣例
在國際貿易中通常遵循的規則
主要貿易慣例:
《1932年華沙-牛津規則》
《1942年美國對外貿易定義修訂本》
《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2000通則,見P10表2.1)
《201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2010通則)2011年1月1日實施
3.2000通則13種術語解讀
E組:(EXW),工廠交貨,交貨後由買方負責運輸、通關等,賣方風險小。
F組:(FCA、FAS、FOB)風險劃分界限不同,但共同點是由買方負責運輸及運費,運輸途中風險由買方承擔,賣方需負責將貨物裝上買方確定的運輸工具,故基本上屬於裝運合同。
C組:(CFR、CIF、CPT、CIP),由賣方辦理運輸及承擔主運費,風險在出口國交貨地點轉移給買方,運輸途中損失由買方承擔。風險劃分與費用劃分相分離。屬於裝運合同。
D組:DAF、DES、DEQ、DDU、DDP,交貨地點在出口國以外或邊境,是賣方風險、責任、費用最大的。
4.2010通則11種術語解讀
分為兩類:一類適用於所有運輸方式(EXW、FCA、CPT、CIP、DAT、DAP、DDP),一類適用於水運(FAS、FOB、CFR、CIF);
D組:用DAT(指定目的地(包括港口、碼頭或集散站))代替了DEQ(指定目的港碼頭);用DAP(指定目的地)代替了DAF(指定邊境地點)、DES(目的港船上交貨)、DDU(進口國指定地點,未完稅交貨)。拓展了交貨地點,適用於所有運輸方式。
風險界限劃分點改變:取消了船舷的概念賣方承擔貨物裝上船為止的一切風險,買方承擔自裝運洪裝船後的一切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