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國谘詢公司的“風雨十年”.doc27
第一節 把好入行第一關——招聘
生如春筍,死如流星——這句話恰如其分地描繪了中國民營企業的生存現狀。《南方周末》曾公布了這樣一組數據:截至2002年上半年,我國內地民營企業達221萬家,並正以平均每天成立800多家的速度增長。但是,我國內地民營企業有七、八成活不過三、五年,一、二成在五到十年內關門,能堅持十五年以上的僅占5%。——真是鳳毛麟角。
究其原因,歸根到底就是一個字:人。中國民營企業家整體素質較低的現狀嚴重製約了中國企業增強其核心競爭力。有人甚至為中國民營企業老總編了個順口溜式的總結:拍腦袋決策,拍胸脯表態,拍桌子罵人,拍屁股走人。——真是一針見血。
這裏我們剖析的是一個朝陽產業中處於快速上升通道的公司,是一個給企業家提供專業服務的智力型公司,是一個對“人才”的定義有著更深的理解和更高的要求的公司。但是長期以來,這個行業始終處於人才數量稀缺、質量危機的狀態。
中國管理谘詢業曆史上,應該說有兩輪人才稀缺高峰。第一輪,是在1995年外資管理谘詢進入中國後,忽如一夜春風來,谘詢公司、資訊公司鱗次櫛比。這時對人才的需求特點是:重數量和輕質量。第二輪,是經曆了1995年到1999年市場的大浪淘沙之後,幸存下來並且日益壯大的本土谘詢公司掀起的人才熱需潮流。這一輪的需求特點是:重質量甚於重數量。這兩次高峰,新華信都在其中。
一條公交線 一條人才路
回想當初,一個靠智力生存的公司對人才的渴求是何等的迫切。公司剛成立,擺在眼前的最大的問題有兩個:外部的客戶和內部的員工。而沒有過硬的團隊,哪來的客戶呢?趙民記憶猶新的是:在創業之初的兩年裏,新華信根本招不到本科生,來個大專生就是寶貝了。
當年的18新利真人网
總監講述了這樣一件曲折的小事:曾有一個清華的女碩士畢業生前來應聘,以她的能力,自然各項考試均順利過關,雙方很快就講好了上班時間——如果後麵的故事沒有發生,那麼她應該是新華信員工中的第一個碩士生。到了入職的那一天,她沒有來。在18新利真人网
總監充分的溝通和動員下,第二天她來了,來參加新華信為期三天的係統培訓。連著三天,她都來了。為了能留住人才,公司還專門為她和同批錄用的員工舉行了一個正規的歡迎會。可是到了第五天——也就是培訓剛結束——她就再也沒有來過,盡管18新利真人网
總監事後再次作了不懈的努力和熱情的邀請。
為了廣納良才,幾位公司元老真是
..............................
上一篇:業務谘詢問卷.doc76